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经济组织专委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刊发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健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2日 来源: 超级管理员 文章点击数:712

  编者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两新”组织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此,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健率先垂范,带头深入企业调研,亲自谋划“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展思路。近日,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经济组织专委会主办刊物《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刊发其署名文章《抓好思想转化才有实效》。现将原文转载,供学习参考。

  

  开场白
  达州是四川省人口大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达州非公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占据了全市GDP总量60%左右,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以上,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意义重大。然而,达州“两新”党建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存在组织覆盖难突破、党员队伍难培养、党的活动难开展、党建作用难发挥等诸多问题急需破解。

 

抓好思想转化才有实效


达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健

  

  抓党建工作容易遇见这样的矛盾,地方党委希望并要求非公企业抓好党建工作,一些非公企业却担心会影响和制约自身发展。如何把党的要求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摆在眼前。近年来,达州市按照“党建和经济”相融互促的工作理念,推行非公企业党建“三融三促”工作法,实现了“党旗红、企业兴”。
    要透析业主心态,要认识自我误区
    当前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主要存在六种心态:互融型,即企业主政治素质较高,能够洞悉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愿意主动建立党组织并提供保障和支持;感恩型,即地方党委、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帮助支持,促进了企业发展,企业主把建立党组织作为感恩回报;广告型,即企业主打“党建牌广告”,收获社会效应,争取党建政策和资金;服从型,即地方党委要求建立就建立,要求怎么建就怎么建;应付型,即对党组织建设不关心、不关注、不支持,挂了牌子无内容,建有阵地无工作;反感型,即企业主认识不到位,认为企业就是搞生产多赚钱,对建党组织抵触情绪浓。
    与企业主的六种心态对应的,是地方党委在非公党建工作中容易陷入的“三个误区”:强行企业建立,即将行政命令直接嫁接到非公企业,不顾企业实际困难和企业主的思想观念,强行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党组织;强行企业听从,即对强行要求建立的党组织,给予一系列指令指标,用权施压非公企业必须按照要求建好;强行企业支持,即要求企业对成立的党组织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力支持,要求企业开展活动,打造典型,迎接检查。
    要相融互动,要同心共促
    对不良心态进行有效转变,避免陷入“三大误区”,就要找到双方都接受的工作模式,让“非公党建和非公企业相融互动”,这样才能增强企业主抓好党建的主动性,进而形成“党建也是生产力”的良性党建工作格局。
    组织建设上“三融”,破解相融互动的困境和瓶颈。组织融入上,围绕企业管理架构设置相应的党组织,培育企业主担任书记,推进党企交叉任职,积极推荐企业党组织成员兼任企业高管。队伍融入上,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把骨干培养成党员,通过各类培训和激励,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党组织积极向企业决策层推荐党员骨干担任管理层干部。文化融入上,把党的理念、信仰、原则、价值追求,作为党建工作实践和发展的独特意识形态,树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党建文化”的价值理念,培植共同的价值理念,定期召开企业职工恳谈会,形成一致的发展目标,积极发挥党内民主,营造人本文化,扩大与企业主和员工交流沟通,求同存异,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作用发挥上“三促”,激发企业发展的自身内动力。促进党员争先方面,组建党员技术攻坚队,主动破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难题,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建立党员智囊团,为企业发展献智献策。促进职工尽职方面,通过建立走访慰问、交心谈心、维护权益等制度,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增强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完善表彰激励、责任追究等系列规章制度,促使职工积极尽职。促进企业创优方面,建立完善企业主政治安排、企业评先选优和企业管理等系列规章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帮助企业紧跟市场变化,紧抓发展机遇,提高经济效益。加强教育引导,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认识到,非公有制企业要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目标,就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建队伍,同时注重创新工作载体,并把围绕中心、推动发展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