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人民日报》:把“办公桌”搬到群众中去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7日 来源: 超级管理员 文章点击数:698

  

 

  

  7月1日,建党93周年纪念日。清晨,一身警装的四川达州市渠县公安局党员民警张经国来到河东乡,为100名五保老人分别赠送用自己工资购买的1双棉鞋、1双棉袜和1袋大米、1桶菜油、20斤面条——用行动兑现年初晒出的帮扶承诺。

  张经国兑现承诺的现场照片,通过手机彩信发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办公室”接收终端。工作人员与年初挂在“双向互动网络平台”上的帮扶承诺核对无误后,点击“审核通过”,随即图文并茂展示在平台网页上,接受社会评判。

  张经国的帮扶,只是达州运用“双向互动网络平台”督促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一个镜头。达州自主研发的“万名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双向互动网络平台”,推动全市11.3万多名党员干部竞相走出机关大门,进村组、下社区、入厂矿,听民声、解民难、惠民生,落实群众增收项目6.81万个,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急难问题7.85万个。

 

 

“让老百姓看得见、够得着那张‘办公桌’”

 

 

  “把‘办公桌’搬到群众中去!”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表示,“希望通过双向互动网络平台,将更多领导干部带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接地气,让老百姓看得见、够得着那张‘办公桌’。”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达州市委针对个别帮扶干部“走过场”“一阵风”问题”,专门建立一个网络互动平台,来有效监管遍布全市生产一线的庞大帮扶干部队伍。

  “双向互动网络平台”设在“达州党建网”上,注册的市县乡帮扶干部多达11.3万余名,其中既有市委书记、市长,也有一般乡镇干部,均“一视同仁”实行编号管理。网友可根据干部编号或姓名,精确搜索干部的个人链接网页,实时查核监督。

  达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健介绍,平台能自动对帮扶干部进行“三色预警”,被红色通报的干部,必须书面说明未按期践诺原因、追补践诺情况,经派出单位领导签字确认,再提交市联系办核查后方可销号。

  “网上亮明承诺践诺,网下倾心服务群众。”在平台铁面督促下,达州已有173名帮扶干部被“红色通报”;全市帮扶干部已积极协调增收项目6.81万个,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68746件,承诺事项实现了全部办结。

 

 

 帮扶群众最急需解决、又能解决的事

 

 

  “多去困难家庭走动,走成亲戚,多帮他们干管用的事。”李仁述是开江县宝石乡副乡长,凭着一辆摩托车、一双胶鞋、一个笔记本“三件宝”,共结交困难农民“亲戚”40户,覆盖全乡9个村。在他那本泛黄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40户困难家庭基本情况以及眼下的“燃眉之急”等。

  在选择承诺事项上,帮扶干部需先下乡调研,选择帮扶对象最急需解决、又能解决的事项。市县“联系办”对干部承诺事项层层逐一审核把关,对事项不清、措施不实等“劣质承诺”责令重报。干部在承诺履行后可通过手机信息或登录“双向互动网络平台”直接上传践诺信息报审,并在平台首页“干部帮扶承诺”板块公开。

  翻看平台上干部的帮扶承诺可以发现,这些承诺都是针对群众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如协助办理危房改造手续,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解决医药费报销,给伤残人士和低保孤寡老人送去慰问金、登门义务劳动,帮助伤残帮扶户定期更换假肢等。

  焦伟侠表示,互动网络平台实施干部编号跟踪管理、干部自报承诺践诺,和群众双向互动,充分发挥了平台“总指挥”和“总开关”作用,成为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