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开创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7日 来源: 四川日报 文章点击数:647
分享到: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科学谋划了四川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征程。党代会《报告》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治蜀兴川全局,这也是近年来省委推进四川各项事业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最根本的经验。
●牢牢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始终保持“四个自信”政治定力
●全面理解“四个全面”科学内涵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
●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全面落实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
牢记重托治蜀兴川
谋划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励精图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阔步前进,书写了彪炳史册的恢弘篇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境界,续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正如报告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具时代性的理论成就,是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听取省委工作汇报,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藏区工作、脱贫攻坚、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3年5月来川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四川是西部地区重要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做好四川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意义重大”,对做好四川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再次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提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的总体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四川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委一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摆在突出位置,每次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后,省委都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中心组举办41次专题学习会,省委书记王东明带头研读讲话原文、带头交流学习体会、带头作专题辅导报告、带头撰写学习心得和理论文章。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四川工作,明确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省工作主题,提出并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确立推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奋斗目标。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和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决定,四次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五次全会作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决定和全面从严治党决定,六次全会作出打赢扶贫攻坚战决定,七次全会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作出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决定,八次全会作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决定,九次全会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监督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作出决定。这些重大部署,一环紧扣一环,是以东明同志为班长的省委一班人治蜀方略的渐次展开,是中央大政方针在四川的具体化,形成省委治蜀兴川总体布局。
牢记重托治蜀兴川
推进篇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专注发展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四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转型发展取得新成就:
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大力度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贯彻落实总书记作出的“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等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推动稳增长与调结构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迈过转型发展这道坎。
——四川人口多、底子薄,必须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王东明书记强调,四川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省委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全省工作主题不动摇,即使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在应急抢险之后也很快把全省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每季度召开常委会研究经济形势,每半年召开财经领导小组会研究经济工作,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3年以来每年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势头,去年经济总量达到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300亿元。
——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须主动走转型发展之路。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理念,坚持调存量和扩增量并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2013年以来关停小煤矿753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488户,提前完成国家任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积极培育高端现代产业,集中培育航空与燃机、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现代金融、旅游、石墨烯等一批重点产业。通过努力,去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0︰42.6︰45.4,经济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6900亿元、比2012年增长69.2%。
——四川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必须加快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在支持成都首位城市领先发展的同时,着力做强区域经济板块、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把全省21个市(州)按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五大经济区进行分类指导,出台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办法。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均较2012年增长30%以上,天府新区基本骨架逐步成形、实现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过1000亿元市(州)达到15个、比2012年增加6个;过100亿元县(市、区)达到112个、比2012年增加27个,呈现多点多极竞相发展的态势。
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
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认真贯彻总书记作出的“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等重要指示精神,省委鲜明提出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全方位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解决四川发展动力问题,根本途径要靠全面深化改革。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确定了256项改革任务。三年多来,省委一手抓改革方案制定,一手抓改革任务落实,“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任务基本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确立了农业农村改革主攻方向,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任务基本完成,培育家庭农场3.4万个、农民合作社7.4万个、龙头企业1万户以上;简政放权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89万户;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4.5万亿元;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扎实推进,不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打造四川经济增长新引擎,关键要靠创新创造。省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抓住四川被列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制定《试验方案》,构建“3+2+N”梯次试点格局,列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9张清单全力推进落实,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通道。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比2012年翻一番,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2%,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推动四川走向开放最前沿,必须依靠全方位开放合作。贯彻中央“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前列”等重要要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成功承办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西博会、科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国际性会议和投资促进活动,累计引进到位省外、境外资金超过5万亿元,驻蓉领事馆达16家,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21户,成都双流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00条、新增54条,蓉欧快铁开行460列、跃居全国中欧班列首位,四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增境外投资企业增长67%。
保障民生达到新高度:
举全省之力打脱贫攻坚战,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
认真落实总书记作出的“坚持民生优先,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重要指示精神,既突出抓好平均数、大多数,通过加快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又特别关注关照极少数贫困人口,采取超常措施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
——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我省脱贫奔康任务重特别是“四大片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现实难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2013年提出四川同步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启动“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2015年专门召开省委全会作出决定,推出“3+10”组合拳。各级各部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聚焦“四大片区”和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驻村帮扶机制,省级领导和各级干部带队开展多轮全覆盖调研督导。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去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多措并举、一心为民,千方百计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近年来,省委持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每年集中办一批民生实事,全省财政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提高并稳定在65%左右。几年下来,贫困偏远地区群众期盼已久的溜索改桥建成74座、靠溜索出行的历史基本结束,全面消除无电村、21.3万户共90.9万人告别无电时代,乡道及以上公路危险路段安装安全护栏3万公里、基本实现全覆盖,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经济增长,2016年分别达到28335元、11203元,比2012年增长39.5%、6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4.5%、38.1%,下降了5.9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
——主动担当、创新作为,探索走出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新路。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央首次将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后重建“指挥棒”交给地方。省委、省政府紧急动员部署,震后10天完成应急抢险任务,震后2个月基本完成灾区群众过渡安置任务,震后3个月全面启动灾后重建,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三年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一批旅游文化特色小镇相继建成,灾区“造血”功能明显增强,灾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四川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作出的四川“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等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保护长江母亲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绿水青山。
——切实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加减法”,划定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推动不同地区走差异化的发展路子。全省40.6%的面积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取消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生态脆弱县GDP考核,扎实开展绿化全川行动,累计植树造林502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6.8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万平方公里。
——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稳步提升环境质量。让百姓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始终是省委高度重视的大事。投入542亿元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全面推行河长制。2016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3年基准年整体下降10%,全省环境质量总体趋好。
社会治理开启新篇章:
大力推进依法治省,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贯彻总书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等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强调“维护社会稳定,寻求的不是短期的、临时的、高压下的稳定,而是通过推进法治,着力构建一种和谐的、长久的社会良序”,坚持把依法治省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
——始终坚持依法治省,加快构建法治良序。针对5年遭遇两次大地震、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新的情况以及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复杂思想状态的形势,着眼从根本上解决影响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省委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2013年12月出台依法治省纲要,2014年11月召开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作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决定,2015年出台依法治省指标体系,2016年出台司法体制改革方案。突出抓“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着力解决“无理取闹”“法不责众”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狠抓安全稳定工作,坚决守住了“三条底线”。社会安全稳定形势直接关系发展环境,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委守住社会稳定底线,突出藏区和区域中心城市等重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出台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深入开展煤矿、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开展食品药品突出问题整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全省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
——始终坚持依法治藏,四川藏区由总体稳定走向长治久安。四川藏区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自古是民族走廊、治藏依托,处于“稳藏必先安康”的战略地位。省委认真贯彻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规划实施两轮“三年交通大会战”,扎实推进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和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常态化推进藏区社会依法治理,加强寺庙依法整治和规范管理。通过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成为广泛共识,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向好,四川藏区静悄悄地发生了根本性历史性变化。
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
坚决有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省委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重要指示精神,作出“三个不可低估”的重要判断,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彻底肃清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的恶劣影响,全省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
——切实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快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格局。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制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给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委书记讲党课、作辅导报告,带头与各级干部谈心谈话;省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省委常委会集中听取21个市(州)党委书记和省有关方面党委(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进行党风廉政建设集体约谈;严格落实“一案双查”,推动形成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工作格局。
——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方位着力,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实现本届省委巡视全覆盖、市县党委巡察全面推开,特别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中央纪委有力指导下,彻查严处南充拉票贿选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驰而不息整饬作风,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得到有效解决。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围绕中心工作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风清气正。注重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展现出奋发有为精神状态,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成为自觉追求,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
经过五年来的砥砺奋进和拼搏实干,在把牢方向中坚定了必胜信念,在攻坚克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开拓进取中谱写了发展新篇。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
牢记重托治蜀兴川
深化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和谋划四川未来发展,形成了“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的总体谋划。把省党代会谋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责任。牢记重托、治蜀兴川,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思想旗帜、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始终以此统揽四川工作,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要牢牢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四川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要以中国梦凝神聚力,把全省各族各界的力量调动起来,加大发展力度,创新发展举措,确保如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奋力开启四川现代化新征程,不断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二要始终保持“四个自信”政治定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见到更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四个自信”,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全省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
三要全面理解“四个全面”科学内涵,在统筹推进四川各项事业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要坚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重大战略目标,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把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把法治作为治蜀兴川的重点,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不断巩固和发展已总体形成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推动四川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的基点在创新、支撑在协调、希望在绿色、空间在开放、目的在共享,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这个工作总基调和治国理政重要原则,在保证改革发展行稳致远上取得更大进展。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勇于进取。必须辩证理解稳与进的关系,既做到稳增长、稳预期、稳就业、稳环境,又做到经济发展要进、创新驱动要进、脱贫攻坚要进、改革开放要进、民主法治要进、党的建设要进。坚持稳中求进,要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问题不遮掩,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
六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在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上展现更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四川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这是党中央在充分肯定四川这几年各项工作取得重要成效的基础上,对省委和全省干部群众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牢记重托、埋头苦干,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以更加务实的工作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不辜负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信任!
(省委办公厅副主任 路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