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先进 争先锋 树榜样 促成绩|实干为基的“树书记”
自“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达州产业发展公司坚持正向激励主基调,深入挖掘发现一批尽职尽责、敢想敢干、忠诚老实、一心为民的身边人身边事,展示先进典型风采,讲好身边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找差距,比学赶超促提升,推动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
实干为基的“树书记”
叶万青,男,33岁,中共党员,重庆垫江人,2016年加入达州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在公司对口帮扶村渠县白蜡村担任驻村干部,全力帮助该村开展脱贫攻坚相关工作,2017年,该村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同时叶万青同志先后两次被渠县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干部。2021年7月,叶万青同志再次挑起帮扶工作重担,由驻村干部变为“第一书记”,全力以赴帮助大竹县高明镇同心村实现乡村振兴。
同心村位于大竹县东南部,地处山后,距高明场镇2公里,县城41公里,2014年被确定为全县70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在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三村合一,合并后全村户籍人口达8305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296户,境内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还安置有脱贫户102户、402人,是全县户籍人口最多、脱贫户最多的村。正因如此,同心村也被确定为全县17个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村、2个接受市级部门定点帮扶的的村之一。
一、全面走访察实情,脚踏实地寻路径。
叶万青深知要想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必须要全面了解掌握村的具体情况。来到同心村工作后,叶万青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走访,每到一户他都耐心与村民摆谈,详细了解每户实际情况并做好登记,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300户脱贫户、监测户的走访工作,全面掌握了该村的相关情况。监测户凌福奎早年在工地意外受伤,小女儿也因精神问题不得不回家休养几近辍学,叶万青自掏腰包为他送去慰问金1000元,并鼓励其发展山羊养殖,在叶万青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凌福奎养殖山羊已出栏20余头、存栏20余头,春节期间出栏收入达2万余元。凌福奎的小女儿也在叶万青的帮助下办理了保留学籍手续,仍保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脱贫户黄克芬年过八十、双眼失明,叶万青到村以来,便一直对这位老人照顾有加,工作之余,他总是来老人家里坐坐,为老人送来生活物资,拆洗被褥,整理屋子等,灯泡不亮了、米面油用完了,叶万青都第一时间赶来解决问题,平日里,家人给他带什么好吃的,他也不忘给老人带来一份,让老人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二、抗洪救灾第一线,纾难解困显真情。
2021年8月8日,大竹全县普降暴雨,部分地区降雨量达376.9毫米。刚刚到村工作的叶万青,一夜未眠,凌晨3点冒着大雨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对部分沿河地区地势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群众挨家挨户敲门,累计转移100余人,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暴雨过后,8组的明滩桥损毁严重,该桥梁位于5000余名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上。桥梁损毁后,群众出行不得不冒着被河水冲走的风险,淌过湍急的河流。这一切,叶万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着对同心村民的万分牵挂,找到了自己的“娘家”——达州市国资委和达州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努力争取到20万元帮扶资金,修复了被洪水的冲毁的道路和桥梁,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同时叶万青还积极争取帮扶政策,主动对接市县相关帮扶单位,加大对村水、电、 气、道路、通信和高标准农田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争取力度,努力改善村容村貌,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便利。目前,全村已新建垃圾池13处,用于集中收集处理生产生活垃圾,村庄环境焕然一新。